對比度和雜散光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范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范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對比度對視覺效果的影響非常關鍵,一般來說對比度越大,圖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鮮明艷麗。而對比度小,則會讓整個畫面都灰蒙蒙的,如下圖所示。

鏡頭的對比度高低與屏幕和圖像的對比度有著一定的不同。想要使圖像看起來輪廓分明,黑色細節需要顯示為黑色,白色細節需要顯示為白色,所以我們在鏡頭中聊對比度,主要是關注其還原現實形狀和輪廓的能力。簡單來講,對比度越高的鏡頭在黑白交接處的過渡像素越少,對測量樣品的準確度就越高。如果鏡頭的對比度較低的話,在物體的黑白交界處就會有不同深度的大量灰色像素,這些灰色像素往往會干擾視覺檢測的精準度,使測試結果不準確。下圖為差異較大的鏡頭對比度展示,左側鏡頭產生的對比度級別為12.7%,右側鏡頭產生的對比度級別為22.6%,可以看到左側的圖像基本上已經全丟失了最深色的信息。 
下圖為兩款較接近的鏡頭對比,其中左側鏡頭的對比度相對低一些,可以看到畫面中黑白交界處過度像素較多,畫面看上去“毛茸茸”的。 
鏡頭的對比度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可能是機械設計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光路設計的問題,這里說一個常見的影響因素,那就是雜散光。雜散光是一種在光學系統中有害光,也稱為光學“噪聲”。這些雜散光可能會對正常成像產生影響。隨著對光學系統檢測要求的不斷提高,雜散光會影響光學系統的性能,降低成像對比度和圖像質量,甚至影響信號。因此,分析和抑制雜散光的要求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并成為光學系統中圖像質量檢測的必要環節之一。雜散光可能是由有效孔徑內的多次反射、機制反射或有效孔徑外的光反射引起的重影或光斑。這些雜散光可能會影響正常成像,因此需要進行準確的分析和適當的處理。c)用螺紋消雜光,不止工業鏡頭,很多鏡頭都有消光螺紋,甚至現在的手機鏡頭也會有消光螺紋,主要原因是這種技術對加工工藝要求很低,效果又非常不錯,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一種手段; 
d)對鏡筒內壁采用無光發黑氧化,或者噴無光漆,或貼消光絨毛。不止鏡頭,很多其他會參與光學系統的部件也會使用無光發黑氧化工藝,也是一種非常高性價比的方案; 
e)使用合理的遮光罩;


接下來來說一個投影儀和鏡頭都會提到的參數——均勻度。在投影設備中。指的是投影儀影像最亮與最暗部分的差異值,一般說來,投影儀最亮的地方會是畫面中央的部分,最暗的地方為畫面的邊緣。因此當均勻度越高,畫面中央到邊緣的一致性就越高,當均勻度越低,畫面的明亮不一的情形也更嚴重,也就是說,均勻度是指從中心到邊緣的亮度分布是否均勻。而在鏡頭中,均勻度一般指無論是望遠或望近,鏡頭中心的聚焦跟邊緣的聚焦是基本相同的。成像均勻度主要由鏡頭決定,具有良好成像均勻度的鏡頭,無論在廣角或是長焦端,鏡頭中心的聚焦跟邊緣的聚焦基本相同的,沒有明顯的差別。而質量有問題的相機,照片上會出現中心比四周亮,也就是暗角現象,同時畫面顆粒感明顯,這也會嚴重影響視覺效果。下圖中左側鏡頭均勻度較低,拍攝的圖像越靠近邊緣越發黑。 
除了鏡頭本身的質量外,打光也會影響到鏡頭成像的均勻度。在下圖中可以看到普通遠心鏡頭和同軸遠心鏡頭拍攝效果的不同。
光照均勻是同軸設計的優點,可以大幅度降低對于打光的難度,很多反光強烈的零件要是想用非同軸的光源去拍攝,就需要非常昂貴的光源,而使用同軸設計的光源就簡單很多,甚至如果是同軸設計的鏡頭只需要簡單的在鏡頭上插入一個點光源就可以讓光照非常均勻,同軸光源原理圖如下所示。
